强国筑基,隧通万城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的重点。这一专业培养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在城市地铁、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该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特别是“一带一路”、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轨道交通等战略规划的推进,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我校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实力雄厚,顺应时代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一、师资力量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拥有一支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团队教师8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总人数的100%;学生人数为197人,校外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约10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人,一级注册建造师2人,注册结构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5人,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以上,教学团队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有较强的教学、科研、专业实操能力。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完备,校内建有三个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的公共实训中心和基地,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米。 学校与多家知名隧道建设公司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中铁隧道、广东华隧、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保利长大、广东基础等30多家公司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中,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公司
2、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司
3、地质勘察与监测公司
4、科研机构与设计院
5、国家机关与企业的工程管理岗位
四、专业升学渠道畅通
专本双沟通:本专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自学专本双沟通,所学部分课程可免考,通过相关考试后可获得华南理工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符合条件的可获学士学位。
专插本:通过全省统一考试插入本科院校学习俩年可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
国际合作专、本、硕衔接:本专业与英国、韩国、新西兰、芬兰等联合开展学分互认、课程衔接的专、本、硕学习项目,学生可自由选择到上述院校学习获取相应文凭或学位。
五、著名工程案例
1. 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设
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以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形成了“一核、一网、六片”的空间结构。规划包括城市轨道地下线路、山岭隧道、水下隧道等,旨在改善区域交通,加强与外围交通的衔接。此外,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地下人行通道、地下道路隧道及其他市政设施,旨在整合周边建筑地下设施及停车场综合利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地下交通和活动空间。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城市功能,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与中山的重要交通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案,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隧道全长约6.8公里,采用钢壳沉管法建设,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该隧道已于2023年11月28日实现贯通,为2024年通车奠定了基础。隧道的建成将大幅缩短深圳与中山之间的车程,从约2小时缩减至20分钟左右,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